中國文學標準朗讀 古詩詞篇
中國文學標準朗讀古詩詞篇國語發音有聲書MP3版內容說明:
引導學生正確朗讀推廣普通話教育

普通話舊稱國語,語文課的舊稱也是國語(國文)。普通話與語文課有著天然的聯繫
。1950年8月,國家教育部頒布的《語文課程暫行標準》就明確指出:「所謂語文,應
是以北京音系為標準的普通話和照普通話寫出的語體文。」因此,教學普通話是中小
學語文課程的天職,語文課堂是青少年學習普通話的主要渠道。
語文課的基本任務是培養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而語文應用能力的基本要素是「聽、
說、讀、寫」。「聽、說」是聽普通話、說普通話,「讀、寫」是讀普通話書面語和
用普通話書面語寫作。
推廣普及普通話是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一項基礎性工程,也是提高全民
族文化素質的重要措施。普通話不但具有巨大的實用價值,而且具有厚重的文化價值
和迷人的審美價值。學普通話、說普通話已經成為廣大青少年充實自我、完美自我的
自覺追求。
朗讀和朗誦是普通話的藝術。普通話語音具有天然的音樂美,加上它豐富的文化內涵
和廣泛的通用性,因而成為現代語言藝術門類的標準用語。朗讀和朗誦是播音員、節
目主持人和話劇、影視劇演員的基本功,也是廣大群眾特別是青少年喜聞樂見的藝術
形式。朗誦藝術家以普通話為依托,通過語氣、語調、語速、重音的變化和情緒、手
勢的調動,或剛勁、激揚、氣貫長虹、排山倒海,或溫馨、柔美、曲折委婉、浸潤心
田,以情感再現文學作品的思想內涵,用聲音重塑文學作品的人物形象,把聽眾帶入
作品創設的藝術意境,使聽眾心靈得到藝術魅力的感染和高尚情操的淨化。朗讀和朗
誦就是這樣迷人的藝術,而普通話作為朗讀朗誦藝術的載體,在校園文化生活和群眾
文化生活中得到進一步的推廣和普及。

專輯目錄:

CD1
01.君子於役
選自《詩經》(春秋)朗誦者:林如
02.伐檀
選自《詩經》(春秋)朗誦者:方明
03.碩鼠
選自《詩經》(春秋)朗誦者:方明
04.陌上桑
漢樂府民歌朗誦者:張筠英
05.孔雀東南飛(並序)
漢樂府民歌朗誦者:瞿弦和
06.觀滄海
曹操(東漢)朗誦者:張筠英
07.歸園田居(其三)
陶淵明(東晉)朗誦者:曹燦
08.飲酒
陶淵明(東晉)朗誦者:周正
09.木蘭詩
選自《樂府詩集》(北朝)朗誦者:牟雲
09.敕勒歌
選自《樂府詩集》(北朝)朗誦者:牟雲
1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唐)朗誦者:張筠英
12.次北固山下
王灣(唐)朗誦者:方明
13.過故人莊
孟浩然(唐)朗誦者:曹燦
14.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唐)朗誦者:曹燦
15.秋浦歌
李白(唐)朗誦者:虹雲
16.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唐)朗誦者:周正
17.望天門山
李白(唐)朗誦者:張筠英
18.夢遊天姥吟留別
李白(唐)朗誦者:瞿弦和
CD2
01.望岳
杜甫(唐)朗誦者:方明
02.石壕吏
杜甫(唐)朗誦者:虹雲
03.春夜喜雨
杜甫(唐)朗誦者:張筠英
04.登樓
杜甫(唐)朗誦者:林如
05.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杜甫(唐)朗誦者:瞿弦和
06.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唐)朗誦者:虹雲
07.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唐)朗誦者:周正
08.琵琶行(並序)
白居易(唐)朗誦者:瞿弦和
09.江南春
杜牧(唐)朗誦者:張家聲
10.雨霖鈴
柳永(宋)朗誦者:曹燦
11.書湖陰先生壁
王安石(宋)朗誦者:陶浩
12.惠崇《春江晚景》
蘇軾(宋)朗誦者:張家聲
13.水調頭明月幾時有
蘇軾(宋)朗誦者:周正
14.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宋)朗誦者:曹燦
15.如夢令
李清照(宋)朗誦者:牟雲
16.遊山西村
陸游(宋)朗誦者:周正
17.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陸游(宋)朗誦者:張家聲
18.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楊萬里(宋)朗誦者:虹雲
19.西江月
辛棄疾(宋)朗誦者:虹雲
20.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辛棄疾(宋)朗誦者:周正
21.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辛棄疾(宋)朗誦者:曹燦
22.揚州慢
姜夔(宋)朗誦者:曹燦
23.天淨沙秋思
馬致遠(元)朗誦者:周正
24.山坡羊潼關懷古
張養浩(元)朗誦者:周正